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811
编号:13581821
李元文教授皮肤病、性病辨治体系特色撷菁(5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6月1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811
     2.3.4 从络治疗皮肤病心得 络病的病理表现以瘀为特征,活血通络是治疗络病的第一要义。然而,一味追求结果不问原因的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,病络的治疗也应分清寒热虚实,有针对性的攻补兼施。络之为病,属实者多因邪盛,风,热,湿,寒,瘀,痰,毒等邪气阻滞肌肤经络,治疗时多以驱邪为主。因虚而至络病者,多为正气不足,或因血虚失荣,气虚失运,肝肾不足,精血亏耗是常见诱因。治疗之时,需根据具体情况,实则消之,虚则补之,寒热并用,攻补兼施,因势利导,针对核心病机有的放矢。在药物选择上,可见借鉴中医传统象思维的认识,该法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贯穿始终, 通过援物比类认识,分析,解决临床治疗难题,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。吴鞠通在《温病条辨·上焦篇》自注曰“桑叶芳香有细毛,横纹最多,故亦走肺络,而宣肺气”。利用桑叶治疗肺络病证,后又以桑枝治疗四肢络脉疾患,李教授受其启发,常采用该法“以络治络”取得一定临床疗效。

    3 李元文教授用药特色浅析

    3.1 内外合治 中医外治法具有久远的应用历史,有据可考的文献记载,其使用时间甚至早于内治法,《山海经》《周礼》等古籍中就有使用貶石按压、草药外敷治疗疾病的记载,其特点可概括为“虽治在外,无殊治在内也”。著名中医专家吴震西等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“中医外治”定义 ......
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877 字符